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72章故人又来  (第2/2页)
是大同村村民。    乡亲们与赵九相认之后,也未追着她问面具之事,而是由村尾的李大伯牵头,说出村民此番来塞北的目的。    李大伯说的是,自圣上登基,天下太平,大同村村民早早就不再干那劫富勾当,安安乐乐种地养猪,发家致富。    今年年中,契丹入侵我大吴,抢我百姓财产,烧我百姓住所。大同村民听闻俱震怒,便自行组成队伍,北上支援塞北军打契丹!    听完李大伯豪气万千这一演说,赵九静了静,问到:“从大同村到塞北,也用不上半年吧?”    “额…”李大伯有些不太自在。    狗蛋——也就是刚才将守元帝认出的那个小伙子——站出来解释到:“李大伯口音太重,问路时让别人误会了…我们是先到了京城,才折往塞北来的。”    所以才费了这么多功夫…    赵九闻言静默——    看来,在全国推广官话势在必行啊!    守元帝闻言亦静默,不过原因却与赵九迥异。    发觉他两人都未出声,李大伯“呵呵”笑了两声,问到:“九姑娘,有什么不对头吗?”    赵九看了一眼守元帝,知其心中所想,这才叹了一口气,说:“李大伯,你没听说吗…大吴,已经和契丹议和了。”    晴!天!霹!雳!    乡亲们皆目瞪口呆。    唯有狗剩还在垂死挣扎:“九,九九姐,你的意思是…我们不和他们打了?”    赵九点点头,掐掉狗剩最后一丝希望:“嗯,不打了。”    狗剩眼前一黑,心中只一个念头冒出来——    欧!我的将军梦啊!    ——    赵九与乡亲们畅谈多时,夜幕渐深。    守元帝恰到好处地打断了大家的对话,拖了赵九的手,回屋歇息。    待两人离去,乡亲们又七嘴八舌地聊起来——    “元…唔不,皇上和九姑娘的感情还真是稳定啊!这都多少年了!”    “可不是!就是不太明白皇上干嘛还不立九姑娘为后,这不迟早的事情么,咱们都等着小皇子出世呢!”    “安哥你这话就不对了…你没听吴大娘说过吗?九姑娘,是许了人家的。”    “这样…”    在乡亲们嘈杂的聊天声中,那一人,傻傻地看着赵九离去的方向,倒是痴了。    ——    睡前,守元帝在梳妆台前,拿着梳子一下一下,很有耐心地替赵九梳她那一头几乎委地的长发。    看着铜镜中守元帝模糊的身影,赵九问到:“他们…都是你安排的吗?”    守元帝手中动作不停,反问:“你觉得,若真是我安排的…我会让他出现吗?”    “他?”    赵九不解。    守元帝将手中梳子放下,扶着赵九肩膀与镜中人对视:“你别和我装。你明知我所道何人。”    赵九笑笑:“想这些东西太头疼,还是不去想的好。”    守元帝静了一静,问:“你…为何化名叫赵九?你母亲,也并不姓赵。”    赵九眨了眨眼:“我还以为你不会问我这事呢。”    “嗯?”    “我姓赵,是随我师父…师父养育我十年,算得上我半个父亲。”    “…那九,便是因为你是他第九个徒弟?”    “嗯。”守元帝无奈扶额:“我这下,终于明白什么叫做一叶障目了…”    赵九狡黠一笑:“其实,你问我,我是会告诉你实情的。”    守元帝叹息:“到底还是因为我多心…”    “嘻~”    “小九。”    “嗯?”    “过完春节,就随我回京罢。”    “…”“我不逼你,你慢慢想。”    “…嗯。”夜深人静,寒风料峭。    春日,渐近。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=。=    果然写这样的剧情我会比较得心应手_(:з」∠)_    然后,你们肯定没有发现我在悄悄地删前文…    我果然有修文强迫症…    rou眼可见的掉收什么的,搞得我都不想刷后台了…    默默地爬走…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